#紫砂文化#
传炉壶,式度端庄,风格雅致,隐隐然有古风韵,堪称佳品。老子曰“大象无形,大巧不工”。制壶赏壶,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,观其神韵。
收藏赏玩指南·紫砂收藏投资指南古玩古董鉴定文玩收藏畅销书籍京东¥20.7购买
传炉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威严与稳重,它古朴典雅,曲线强劲有力,浑厚端正。是方中有圆,圆中寓方的典范,要想做的比例恰当、珠圆玉润,骨肉停均实属不易。自古以来,宜兴众多制壶艺人均有制作,但都公认传炉壶是最为难做器型之一。就其型来说,传炉壶为传统壶型,至清末曾改为四方传炉,可谓历久弥新。
年由清末民初壶艺名家俞国良制作的一把传炉壶,可谓方圆相济、挺匀有力、光彩照人,是传炉壶式的经典之作。还有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传炉壶,为清末两江总督端方在宜兴定制,据制作手法来看也应为俞国良所作。不过在传统的基础上稍加改进,盖为桥扭。
传炉为古代道家炼丹所用之丹炉。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,游尽天下名山,与丹术,医道颇有心得。至麻姑神功泉(江西抚州南城)觉得泉水清冽脱俗,于是传炉炼丹,留恋泉石之间,至今葛洪仙井遗迹犹在。
麻姑泉酿酒又称寿酒,洪祖以其水炼丹求寿成仙,而人寿之极致又称茶寿。今以阳羡砂壶,仿传炉之型,饮茶延年。真乃切情,切意。
古时还有“金殿传胪(炉)”一说,明清时代在殿试后两天,皇帝召见新科进士。考取的进士们身着公服,头戴三枝九叶冠,恭立于安门前听候传呼,然后与王公百宫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,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、名次。这就是“金殿传胪”。“胪”有陈列的意思,“传胪”就是依次唱名传呼,进殿晋见皇帝。因古时候紫砂壶是士大夫阶层的雅玩,将壶名取为传炉,应有取其谐音后又取意自勉的意境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