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兴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正器紫砂沈建强三丁合菊尊传统以起新
TUhjnbcbe - 2025/7/31 18:42:00
正器紫砂典藏《三丁合菊》

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过:

“美的线型和其他一切美的形体,都必须有对称形式。”

从古至今,中国人一直追求着造物里的对称美,

建筑、诗歌、书法、绘画……无一不讲究对称,

反映着中国人独有的阴阳平衡理念。

紫砂壶中也有一种器型,展现了的对称之美,它便是筋纹器。

正器紫砂典藏《三丁合菊》正器紫砂典藏《三丁合菊》

紫砂筋纹器是紫砂壶造型体系中的经典形式之一,

筋纹器经典之作有明代董翰的《菱花式》,

清代陈鸣远的《南瓜壶》,杨凤年的《风卷葵》,

近代王寅春的《半菊壶》、《圆条壶》等等。

而在当代素有“藏筋瓤,找建强”的美誉。

正器紫砂典藏《三丁合菊》

沈建强被业内人称之为筋瓤圣手,

《三丁合菊》是沈建强的经典作品之一。

这是一款大品紫砂壶,泥色醇朴,壶身造型气韵深厚。

身筒较高,上敛下丰,柔美的弧度过渡优雅,

壶嘴及壶把与壶身均以筋纹饰相接,造型古朴艺美。

正器紫砂典藏《三丁合菊》正器紫砂典藏《三丁合菊》

此壶是合菊式紫砂壶,工艺繁琐,难度较高。

以仰菊,覆菊上下相合而成,

壶身隐起菊瓣,菱纹一气呵成,俨然一体。

不但制作的花瓣清晰可见,且必须做到均等分配。

这意味作者要对分割比例作严密计算,并有娴熟的工艺技法。

正器紫砂典藏《三丁合菊》

《三丁合菊》象征三足鼎立、天地合一的理念,

是沈建强老师继承传统富有创新性的代表作品。

紫砂筋纹器必将成为他一生要去深入研究的课题,

正合乎“先器识而临文艺,尊传统以起新风”

这句沈建强从艺成长的箴言。

匠人志

沈建强,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蜀山脚下,父母沈孝虎、范云芳,伯父沈孝陆终身从事紫砂事业,曾以“小陶”壶而誉满东南亚。11岁时踏入了紫砂陶的门槛。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,81年成为紫砂厂陶坯加工户,87年开始临摹清代、民代和现代名师的作品,从中悟得“自然和做作的区别”,并曾以笔名“沈玉芝”壶款而面世。90年开始从事紫砂创作;91年开始对紫砂筋瓤壶的潜心研究,之后台湾客商李木田给出“藏筋瓤,找建强”之美誉,从此后在业内和国内外广为誉传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正器紫砂沈建强三丁合菊尊传统以起新